“某重要中国经济思想史著作”蒙古语译者招募!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4-05-17

世界汉学中心现为“某重要中国经济思想史著作”寻求蒙古语译者,该书翻译完成后将由蒙古知名出版机构NEPKO出版发行。

基本信息

书籍名称:

作者:本著作由多位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

书籍简介:本著作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济思想的发展、演进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是一部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与此同时,本著作作为献礼建党一百周年的重点图书还入选了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语种:中译蒙

字数:58万字(中文)

要求:中译蒙,汉语、蒙古语母语译者均可参与,熟悉党史,有翻译经验者优先,本书由中外译者共同翻译。

样章翻译截止日期:2024年5月30日

注:申请时请将翻译文字及以往作品和个人简历发送至zhaoyihe@cctss.org,邮件标题格式“‘某重要中国经济思想史著作’蒙语翻译”,联系人:赵一鹤。

翻译样章

  1997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1998年又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严重的洪涝灾害。面对经济增长减速、通货紧缩和失业上升的压力,中央决定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适度扩张,把扩大内需和降低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及时提出采取更加有利的财政政策,刺激国内有效需求加大,拉动经济增长。

  这一次宏观调控初期,政府首先选择以货币政策为主的调控政策安排,但是效果不佳。1998年7月中旬,,党中央、国务院在听取国家计委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央12号文件,进一步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拓展消费领域,继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其中主要措施是: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从原来的10%调整为15%以上,主要用于加强农林水利、铁路、公路、通信、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集中力量增加粮库、农村和城市电网、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投资。为了落实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发行1000亿元十年期国债,补充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本金,同时吸引银行贷款1000亿元左右。

  到2000年,中国经济出现重要转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恢复到8.49%,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世界汉学中心.png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中心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丰富的汉学研究资源,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建构学术服务和研究平台,凝聚全球汉学家力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打造世界汉学家母港与世界汉学“根服务器”。

  世界汉学中心精心打造了全球汉学家信息网络系统,联络沟通了100多个国家、近5000名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致力于联络并激活遍布全球的汉学研究与知识资源,打造以汉学家为“思想源”的智库,建立世界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常态化交流机制,形成稳定学术交流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世界汉学与中国文学、出版、影视、艺术、文博等相关产业的对接机制。中心将通过数据库建设、学术出版、翻译服务、论坛会议、研习研修、智库咨询等方式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汉学家交流和学术往来互动。

  世界汉学中心致力于促进汉学家与汉学研究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汉学学科发展,培养汉学学术新人才,与汉学家共同建构跨越空间的汉学(中国学)学术共同体。世界汉学中心将依托其深厚的汉学学术资源,持续邀请更多海外优秀汉学大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从事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让世界汉学中心成为世界汉学家的学术研究母港,帮助汉学家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建设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传播体系。使世界汉学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学枢纽,推动汉学(中国学)研究中心回归中国,并阔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吴文志